见习记者 杨苏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关于“活着”看法的思考,这些年来一直不曾终止过。
近日,微博上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写到:“对人而言,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就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但也不能单单认为这是自己的失去。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这段话让许多人汗颜。而每每关于“生命的长短与价值”话题的讨论,总是离不开一个人——雷锋。
说起雷锋,他的事迹大家都很熟悉。在短短二十几年的生命里,雷锋同志默默地为社会、为国家无私奉献,用自己微弱的火光,在几十年里慢慢照亮了整个中国。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旧熠熠生辉。
雷锋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体现。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是环境造就了雷锋、成就了雷锋精神。生活于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在大多数人只能想到自己的年代,雷锋助人为乐广为传扬。而社会、时代对正能量的需求,更是让雷锋精神一代代传承并弘扬开来。
雷锋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其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不能仅仅局限在“帮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层面,而应该更深层次地挖掘其隐藏内涵,充分认识自我,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与重任,真正把雷锋精神贯彻下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
有人说,雷锋精神产生的旧时代与当今社会环境相比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学习雷锋精神有何现实意义?的确,楷模的形象和内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明确的是,旧事物并不意味着落后和愚昧。雷锋精神没有湮没在几十年时光的流逝中,相反却更加坚固耀眼,成为当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的3月5 日,是我国第55个 “雷锋日”,也是第19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行动是最好的传承”,让雷锋精神持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于社会。我们不要做冷漠无情的“吃瓜群众”,而是雷锋精神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做一颗小的螺丝钉,脚踏实地地坚守在岗位上;化作一缕三月的春风,对陷入困难的人伸出援助的手。
没有哪一种生命比活在人们的内心里更长久,没有哪一种精神比化在人们的行动中更永恒。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