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衍:纸媒编者到坚定创作的90后青年导演

来源:校友之家发布时间:2023-10-16浏览次数:124编辑者:校友工作办公室

人物简介:

徐衍,湖北武汉人,九游j9(中国)官方网站传媒与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3届校友,武汉眸画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90后电影爱好者徐衍,因为自己爱好摄影,通过一次偶然的经历,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梦泽影戏馆》,也正是由于这部纪录片,开启了徐衍的影视之旅,自己的爱好给徐衍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想在影视道路上取得成功是徐衍的梦想,带着这个梦想以及对摄影的热爱,徐衍开启了自己的事业梦想之旅。

首义第一枪,种下梦想的种子

90后电影爱好者徐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2009年考入湖北省武汉市的九游j9(中国)官方网站的环艺设计专业,在校期间,徐衍展现了对摄影的浓厚兴趣,加入了学校的大学生记者团,徐衍大二的时候,用“行为艺术”的模式拍摄了一组辛亥革命“观念摄影”图片,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纪念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徐衍当时家住武昌,借助家门口“首义第一枪”为背景,随即他便有了在家门口拍摄一组风格较为夸张的现代艺术照片的想法,徐衍很快就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同学,同学知道了他的想法之后,都纷纷表示赞同并主动参与,有五名同学还成为徐衍此次活动的免费演员兼模特在此次的拍摄过程中,徐衍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及感动,各个景点的工作人员,知道了徐衍此次拍摄的是为了纪念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都给予了徐衍强烈的支持,本来有些景点是不允许摄影的,都破格让他们入内拍摄,并且当时在武昌公园取景的时候,也获得了很多游园市民的支持和帮助,很多市民争先恐后当起免费的群众演员,这也为此次摄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走访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8景,挑选8个景点作为拍摄素材,通过第一枪、对峙、民愤、轰天雷、擒王、革我命、庆祝胜利等七大场景,来反映辛亥革命浩荡历史。为找到符合当时背景的服装和道具,徐衍在网上搜索清朝服装,甚至拿出爷爷在抗战时期用过的军刺刀,以及借到当时的盒子炮等道具,完成首义公园内“首义枪声”雕像、“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烈群像”“辛亥革命纪念碑”以及“蛇山炮台”等4个历史遗迹的拍摄任务。徐衍表示,他还将把这组照片送去参加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

皮影,云梦,梦开始的地方

大二时,徐衍在杨宏斌老师推荐的报社实习,当时手机,互联网,自媒体还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纸媒还没有被淘汰,大家都还是在看报纸的时候,徐衍来到报社当摄影记者,跟文字记者学习了很多,比如写新闻稿,由于徐衍是学艺术的,文字功底并不是很强,也不是新闻专业的,但是对摄影持有一颗热爱的心,其次在报社的核心是要与人接触,怎样采访,让你的受访者交流更多想法,双方敞开心扉地跟你沟通,采访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要将被采访者的口述转换成一些文字,报纸的版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做一个专栏,做一个新闻报道,就给那么一个小板块,这个板块也许就200到500个字,你要快速的把你采访者的主要要素,新闻事件提炼出来徐衍在报社实习的经验,也为他后面的影视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三期间还是学生的徐衍对艺术摄影情有独钟,他的摄影作品《革新》曾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摄影艺术佳作奖,入选2011年第十一届平遥国际影展。得知获奖消息的时候,徐衍正顶着高温天气在云梦秦礼刚大师的皮影馆中拍摄我国古代小说和民间传统故事系列的皮影戏,说起和皮影戏的渊源,徐衍不禁想到之前在报社工作时,在一次整理资料的时候,他看到了一部法国人拍摄的有关皮影戏的纪录片时,引起了他对皮影这种传统文化的兴趣。正是此次经历,徐衍与皮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命运的齿轮此刻开始转动。

大三寒假期间,武汉本地人的徐衍,自费三下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进入到基层,深入了解皮影老艺人的现状,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皮影戏大师秦礼刚交流皮影文化。在云梦第一次完整看完了一场皮影戏,看完之后,徐衍表示深深地震撼,他感受到了皮影文化的魅力,同时他也注意到观看皮影戏的群众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而且皮影戏馆的生意也不景气和秦礼刚大师待了一段时间后,他这样介绍皮影大师秦礼刚的生存现状:“他没有工资,每天靠两元钱一张的门票维持生活,另外仅有受邀演出的出场费。他收了一位徒弟,但生意不景气,徒弟只好靠开麻将馆来补贴生活。”由此可见发扬、传承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徐衍也为皮影戏的未来表示十分地担忧。于是,他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强烈的想法,他决定通过用影像的方式来记录传播皮影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当然,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徐衍也是立马行动起来,但是拍摄的过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比如强烈的剧组灯光会影响拍摄的清晰度,同时还有灯泡可能随时掉落的风险,拍摄的时候总是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但是为了完成这部纪录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皮影的魅力,徐衍带领团队爬上云梦最高处俯瞰县城,在云梦拍了很多天素材才回去,回去之后发现缺少素材便毫不犹豫地再次进入云梦补拍镜头,只为让纪录片更加地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在拍摄过程中,他选择了皮影戏中我国四大名著和民间传统故事——《梁祝》《牛郎织女》《封神榜》《白蛇传》的戏目,不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皮影戏的生动魅力,并且将我国四大名著以及民间传统故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大面前在完成摄影任务之后,他又以大学生喜欢的动漫的方式,再配上我国传统的连环画风格完成创作,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过后,他相继完成了《红楼梦》之大观园、《三国演义》之桃园结义、《西游记》之师徒取经、《水浒传》之武松打虎、《封神榜》之武王伐纣、《梁祝》之双墓群蝶飞、《白蛇传》西湖爱恨情仇、《牛郎织女》之七夕鹊桥相会等8幅片子,组成皮影文化系列。徐衍给这部作品取名为《影》,不单单是表示皮影文化,也是希望能够用影像永远保存皮影文化,同时也寄希望皮影戏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继续永远传承。

由于这次到孝感市云梦县采风,发现了那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他被皮影戏艺人秦礼刚的手艺和坚持打动。大二开始,徐衍利用课余间隙,跟拍了秦礼刚两年他拍摄的以皮影为主题的组照《影》,于2012年荣获了第十四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艺术摄影类金奖。受此鼓舞,徐衍心里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当即他便从学校找到六名志趣相投的同学,筹集到三万多元的拍摄经费,他再次进入云梦,开始拍摄纪录片《梦泽影戏馆》而在当时,作为几名初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想拍一部讲述承载文化传承的皮影戏纪录片并不容易除了技术瓶颈,还有很多人际关系沟通的难题因为大部分的皮影观众是老年人,他们比较反感剧组进入戏馆采集素材,因为每次拍摄素材的灯光都比较亮,灯光一打,老人就看不清皮影戏,心情就比较不愉快了,干脆也不去戏馆看戏。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徐衍和同伴们买来瓜子和糖,一个个登门安慰老人们的情绪,向老人耐心地解释,得到当地群众的理解。临近2013年春节,拍摄工作才宣告完成。2013年5月24日晚,他和自己的团队拍摄的纪录片《梦泽影戏馆》,在湖北经济九游j9(中国)官方网站一号报告厅举行了首映。电影《梦泽影戏馆》不仅入围了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纪录片单元,同时也是第二届武汉青年影展开幕式影片。据悉,这将是该片举行武汉市高校巡展巡演的第一站。首映当晚,徐衍还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梦泽影戏馆馆长秦礼刚到现场表演皮影戏。秦老师为同学们先后表演了《龟与鹤》《御花园降妖》《武松打虎》三个经典剧目。“希望用影像永远保存皮影文化,也希望中国其他传统文化永远传承下去。”徐衍说。该片的被拍摄对象秦礼刚,年过花甲,365天风雨无阻坚守在自己的戏馆,为忠实戏迷演出,却收入微薄的现状,感动了许多观众。这部纪录片也因此得到很多赞扬,同时一家电视播放代理商签下代理合同。徐衍及其团队随后为这部片策划了规模不小的巡映及巡展活动,《梦泽影戏馆》这部片子的成功,成为后来徐衍创业的第一张名片。

毕业之际,梦想逐渐变成现实

2012年毕业季,徐衍受邀为很多同学拍摄了毕业照。后来学校得知徐衍的拍照水平很高,就决定把全校毕业生合影的业务交给他做。拍照过程中,徐衍又发现另一个商机,就是聘请相关专业同学做设计,将毕业照设计成毕业画册销售,没想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创意,因为这个创意赚到了近6万元。积累资金之后,徐衍组建了一个拥有影视拍摄、后期剪辑、影视特效、平面设计业务能力的团队,这个团队的小伙伴都与徐衍一样对影视有着痴迷的热爱。在纪录片《梦泽影戏馆》获得成功之后,他们又为自己的学校拍摄了一部形象片。这个片子中,他们用到了大范围延时摄影技术,新颖的手法赢来广泛认可。在当时,报社是需要考试才能进入的,徐衍凭借在报社实习过的经验,再加上他以前的摄影作品获得过一些奖项,所以即便是专业不那么对口,他也顺利的通过了应聘,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入了媒体工作,到报社做摄影记者工作。那时候纸媒记者的工资待遇不高,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年多后,纸媒走向末端,再加上当时武汉市政府推出一些大学生创业政策,毕业五年内参与创业的大学生享有补贴补助,而徐衍在报社工作期间是做摄影工作的,经常在外面跑业务,接触到了很多人和社会上的资源。徐衍说:“以前在报社工作的时候就有些人脉,企业拍产品的宣传片时找过他,然后也认识一些工作上的前辈,所以这个时候创业就有条件了,时机成熟了。”

第一,创业要满足条件,要有客户基础、社会人脉,还要有办公场地,启动资金;其次需要提前准备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类似于创业路演,也可以参与拿奖。徐衍谈到当时武汉拍企业宣传片的公司很少,大部分都是比较传统的拍摄,不是找市里面的广告公司,而是找电视台,但是电视台因为有自己的工作,消化率不是很多,供需关系,量大于需,所以就给徐衍团队提供了机会,他当时参加了一个影视公司的培训,拍高校宣传片,当时响应政府政策号召,又有免费的孵化器,时机成熟了,便开始了自主创业,多次成功之后,徐衍发现影视行业在武汉的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创办了武汉眸画影视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影视文化产品设计、开发,影视制作、发行;影视器材租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剧制作,广告设计、制作,企业形象策划,大型活动组织服务,平面设计,动漫漫画设计,动画设计,演艺经纪服务,摄影摄像服务,航拍技术服务。刚开始没有经验,因为他是在学校开始拍湖经宣传片,沟通熟悉程度都很好搞定,这个带着自己学校去那边拍完之后,学校去放的,因为都是武汉高校,拍宣传片的少,别的学校看到湖经拍了个宣传片,然后其他学校那边一时兴起,就会问学校谁拍的去找你。那个人找到徐衍之后,叫他帮忙拍摄学校宣传片,然后就开始拍其他学校,这个时候就存在一个沟通和制度上改变的一个问题。因为你刚开始从报社出来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你需要熟悉流程,不是说马上得上手。自己学校可以根据经验慢慢进行修改,但是别的学校因为不了解,需要反复地修改和深入了解,其次就是成本商务的问题。例如当时基本上武汉市大部分高校的宣传片都是徐衍拍的,但其实创业也会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首先第一个就是有一个业务上的熟悉过程和客户沟通的过程,随着拍的学校越来越多就基本上轻车熟路了。然后,团队需要招人,招人的时候也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劳动法,税务法,这些东西都是边摸索边学。

徐衍从一开始的只是热爱摄影到后面的拍纪录片到后面创办相应的影视公司,自己拍摄影片,电影似乎已经成为徐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衍还说其实从看电影中也能学到很多人生哲理。冥冥之中,他觉得或许这条影视之路就是他本来就要走的路。

眸画影视公司成立一年来,也陆陆续续承接了几部宣传片业务。为了拓展市场,公司走得更加长远,公司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团队采取了一些传统的网络营销手段,打开知名度,并定向与上下游相关公司展开合作。

2014年3月,徐衍团队被评为武汉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时任武汉市市长亲自为他颁“创业先锋”称号,不过,对于此时的徐衍来说,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昨天的成绩只能“清零”,更重要的是未来他在思考:眸画影视如何生存下去?徐衍说目前武汉企事业、机关单位数量巨大,但大部分影视公司为他们拍摄宣传片或形象片时,依然是非常传统地以文案、素材、实景拍摄、解说词配音的方式来完成。如果“眸画”能学习引进新的拍摄技术,创新文案创意和制作模式,就能制造亮点,在行业中获得竞争力。据徐衍透露,眸画将其掌握的新技术运用于广告拍摄,手法新颖,客户好评不断。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在与湖北一家著名的卤制品品牌企业合作,拍摄专题宣传片,预计不久将投放市场播放。徐衍期待,他的眸画影视能从竞争激烈的视频行业里稳扎稳打,脱颖而出。同时,徐衍也在储备专业人才,通过让小伙伴们不断走出去,到电视台实习、到大型专业的影视公司学习,并通过课程培训来提升业务水平。他期待,他的“眸画”能为更多的企业谋划未来。以服务客户为宗旨,在摄影方面取得一定造诣后,谈及创业,徐衍认为要转变摄影的观念。原来的拍摄属于自己创作,比较散漫,现在他则以服务客户为宗旨,要用心做好每一笔单,做到让客户满意,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除此之外,徐衍看待工作的态度也成熟了许多,他说:“创业前,我是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去看待创业这个问题,真正创业后我才发现创业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徐衍介绍,他需要广泛阅读各种法律知识和管理学知识,以及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因为恰当地利用这些知识和政策有助于少走弯路。另外,由于他的工作需要与社会人士进行广泛交流,他甚至一点一点地去认真学习如何揣测客户的心理或者与客户建立好朋友的关系,对此他从不觉得困难辛苦,甚至还认为有些微妙的关系很有意思。

专业化、有经验、更认真,这是徐衍的公司的特色。他对自己未来的摄影之路很有信心,认为公司的专业水平完全可以胜任现在的业务,“我们不是盲目选择创业的,在确定方向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业务优势所在、主要客户群体以及风险预算、公司长期规划等”。他希望依托高校资源,以毕业照、毕业画册、个人MV、高校宣传片、高校专题片、培训业务等为主,壮大自己公司后开始和同类成熟公司一样投标竞标。

比起摄影,现在的徐衍更想拍摄纪录片,甚至条件资金等成熟时还想拍摄一部故事片。因为在他看来,当自己原本喜欢的摄影变成自己工作的内容时,兴趣难免会被冲淡。“而且拍摄纪录片或故事片需要团队合作,而且难度、周期、影响力等都大于摄影,里面有更多乐趣”,他补充说。我一直想进入真正的影视圈,但是就是说所谓真正的影视圈就是走向院线电影,但是因为我们群众不了解这个影视的行业,走向院线电影,中国青年导演知名度高的不多,在院线,普通大众叫得出名字的。基本上都在45岁左右,年轻一点,像我们所了解的青年导演,他们也都38,40了徐衍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做职业规划,不能一辈子就像现在搞网络电影,必须将自己引向高处走职业导演规划,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武汉这个职业导演的规划门槛比其他的行业门槛要高,你不能光靠自己的能力能拍一部院线电影的。院线电影,它不光是制作成本很高,动辄上百万,上千万一部。他还有宣发层次,你要配比,分线上线下,一部电影搞下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上百号人,这里运作的资本很大,所以首先必须先进入这个圈子。第二不是北电上戏中传这种科班学校出缺乏优势,因为他们老师的能力及专业更高。但是武汉剧组一年除了北京的外地剧组,基本没有本地影视公司能有这个条件。第三就是徐衍认为自己不是电影专业出身,所以进圈很困难,其次就是一直找不到方向后来徐衍的一个朋友是国内影视业知名公司的其他导演,作为中传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的他参加过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创投主单元的创投,他告诉徐衍电影创投和所谓的创业创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创业创投,但电影创投属于专业领域,必须看资历所以徐衍在疫情期间,得到这个灵感之后,他就开始写剧本成品名为《端公先生》,以中国传统汉民族非遗文化“傩戏”为故事载体讲述一位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与“傩戏”的缘份以及坚持要成为一名“傩戏”传承人的艰辛历程影片中少年在坚守“傩戏”成长过程中,展现出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师徒之情和自己的爱情都和这种汉民族特有古老且神秘的戏种交织在一起,共同历经时代的变迁。剧本完成后,直接就去参加北影节,收获很大。不管是一些圈内前辈的指导,评委的点评,还是跟这种很多的影视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都对他有很大启发。(在聊到创业阶段,我们询问徐衍对于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意见,他表示不建议大学生毕业就开始创业。因为刚毕业就开始创业可能会得很快大学生没有基础缺少一定的知名度,不管做什么行业,创业都需要有一个供需关系。像徐衍谈到自己的工作是商务服务,比如说做创意,需要顾客购买,所以客户基础很重要,必须有客户基础。其次,你的眼光要长远,你不能只看眼前的客户基础,你需要有新鲜的客户不断地进来,所以要长远考虑所以必须走到社会去磨炼,经历一年,两年,三年积累一些客户资源启动资金根据自己能力去创业

正值法商二十周年校庆之际,徐衍表示了对学校的感谢,感谢学校栽培了他,他表示自己是从学校孵化器走出来的,还要感谢当时的很多任课老师。

徐衍还聊到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很大,他觉得如果说,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他鼓励大家去继续学习,例如去考研。他觉得工作多年之后发现还是需要更高层次的学历来包装自身,如果你考研上岸,得到的社会资源和未来出来的就业的工作筹码就更多,作为学生仍然需要踏实地继续地提高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创业路漫漫,吾将上下而共勉之”,这是徐衍给想创业的学弟学妹的寄语,也是他公司的口号。他希望每一个真正倾注自己心血努力创业的人,都能坚持信念,在创业之路上越走越远。

 

 

撰稿人:张东老师

       英语21401 李其蕙

       英语21401 蔡宇仪

 校稿人:赵云飞老师

                               会计22301 王诺凡